top of page

空中的詩 二 (2006)

編輯及朗誦者: 蔣治中

問祖國        宗白華

祖國!祖國!

    你這樣燦爛明麗的山河,

    怎蒙來了漫無邊際的黑霧?

    你這樣聰慧多才的民族,

    怎墮入長夢不醒的迷途?

    你沉霧幾時消?

    你長夢幾時寤?

    我在此獨立蒼茫,

    你對我默然無語。

問祖國 - 宗白華蔣治中老師
00:00 / 01:47

後記

         作者宗白華先生是五四時代──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,是他發現並扶持了詩人郭沫若。

         本詩是作者的處女作,抒發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深沉感情、熱情呼喚和振興祖國的殷切期望。

         故我在朗誦這首試作時,采用了急促詰問和沉痛呼喚相交織的手法,以顯現作者那種“獨立蒼茫”悲痛無助的凄凉感。

一句話            聞一多

有一句話說出就昰禍,

有一句話能點得著火,

別看五千年沒有說破,

你猜得透火山的緘默?

說不定是突然著了魔,

突然青天裏一個霹靂

             爆一聲

    “咱們的中國!”

 

這話教我今天怎樣說?

我不信鐵樹開花也可,

那麼有有一句話你聽著:

等火山忍不住了緘默,

不要發抖,伸舌頭,頓腳,

等到青天裏一個霹靂

             爆一聲

     “咱們的中國!”

一句話 - 聞一多蔣治中老師
00:00 / 01:24

後記

 

         聞一多先生的詩洋溢著對祖國深摯的愛。

         他自己說過:“我只覺得自己是座沒有爆發的火山,火燒得我痛……”

         詩作猶如晴天霹靂,喚醒了沉睡中的國人,有著震聾發聵的作用。

前進曲             胡風

我是一個人,

我有一顆心,

一顆血肉的生命,

一團火熱的青春。

我要走出門去!

     

黎明微笑的時候,

我走出門去;

大氣生光的時候,

我走出門去;

小草伸腰的時候,

我走出門去;

露珠昃眼的時候,

我走出門去;

鳥兒歌唱的時候,

我走出門去;

螞蟻上工的時候,

我走出門去;

土地流淚的時候,

我走出門去;

汽笛怒吼的時候,

我走出門去。

     

我的血裏

流著痛苦的奶汁。

我的臉上

沾著慈愛的淚水。

我的胳膊和肩頭

長著勞動的勇氣。

生我的母親啊,

為了你,母親,

母親啊!

你的奶汁

哺養了我;

你的淚水

燒痛了我;

你的勇氣

鼓動了我。

我要走出門去!

 

我要走出門去!

門外

有火一樣閃閃的陽光,

門外

有大海一樣的遠景,

門外

勞動者同志

在艱辛地勞動;

戰鬥者同志

在英勇地戰鬥;

創造發明者同志

在發揮著智慧。

我要做他們的學生,

我要走出門去!

向前!我要走進他們裏面,

我要成為他們的同志。

 

我要走出門去!

走出門去!

前進曲 - 胡風蔣治中老師
00:00 / 03:04

後記

         提起胡風先生,在中國的中老年一代人,是無人不曉無人不知的。     

         胡風是魯迅先生的高足,他的文風犀利潑辣,是中國首屈一指的文藝理論家。

         1955年他針對文化界的不正常現象,寫下了對文藝工作的二十萬言意見書。從此惹下彌天大禍。

         報刊上公佈了一批又一批的所謂“胡風反革命集團的材料”。

         這些材料均是胡風與友人、同事、學生的來往書信以及他本人的日記。

         由此而被打成“胡風反革命集團”的多達十餘萬人。

         胡風本人自1955年被捕直到1982年獲釋,整整坐了27年監獄。

         出獄時胡風已精神失常。

         想想這一悲劇,再看看胡風先生的詩作,我們怎能不被他年輕時那種“走出門去!”的勇氣所感動。又怎能不被他後來的遭遇所哀慟。

         中國曾有多少懷着宏大理想的青年獻身於革命。

         要是胡風先生最美好的年華不被埋沒在牢獄之中,那麼他會寫出多少好詩啊。

         要是當年他的萬言書被採納,那麼今天的中華文化又會放射出多麼燦爛的光輝啊!

         詩言志,我是帶著淚花唸完這首詩的。

有的人 ─ 紀念魯迅有感       臧克家

有的人活著,

他已經死了;

有的人死了,

他還活著。

 

有的人

騎在人民頭上:“呵,我多偉大!”

有的人

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。

     

有的人

把名字刻入石頭,想不朽;

有的人

情願做野草,

等著地下的火燒。

     

有的人

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;

有的人

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。

     

騎在人民頭上的

人民把他摔垮;

給人民做牛馬的

人民永遠記住他!

把名字刻在石頭上的

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;

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

到處是青青的野草。

 

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,

他的下場可以看到;

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的人,

群眾他抬舉得很高,很高。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1949.11.1

有的人 - 紀念魯迅有感 臧克家蔣治中老師
00:00 / 02:58

後記

        詩可以是武器,可以是炸彈。

 

        這首詩本是作者為紀念魯迅先生而作。

        一面歌頌甘為孺子牛的魯迅;

        一面諷刺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蔣家王朝。

        愛憎分明地將讚美、崇敬、懷念與諷刺、鄙視、怒斥的語氣交織在一起是這首詩的特點。

        沒想到,它的威力竟在1986年的清明節展示出來。 

        當年在天安門廣場,堆滿了鮮花和詩歌。

        幾位軍人白衣天使在廣場大聲朗誦,得到萬千人合誦的就是這首──『有的人』。

        它像投槍般刺向當年不可一世的四人幫。

 

        優秀的作品是超越時代的。

錯誤             鄭愁予

我打江南走過

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

 

東風不來,三月的柳絮不飛

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

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

跫音不響,三月的春帷不揭

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

 

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

我不是歸人,是個過客……

錯誤 - 鄭愁予蔣治中老師
00:00 / 02:06

後記

         剛來港時,觀摩過一次由市政局主辦的“詩歌朗誦會”。

         會上全由詩人們朗誦自己的詩作,當時很感新鮮。

         這是我首次聽到鄭愁予先生的詩作。記得他當時唸的是一首紀念辛亥革命的詩,雖然主題很宏大,然而詩人卻以感人的細節令人難忘。

         於是我喜愛上了他的詩。

         這首『錯誤』寫的是江南小鎮的故事,充滿了詩情畫意。

         他所描述的小鎮,與我小時候生活的故鄉極為相似:那青石板的小巷、那飄逸的柳絮、那達達的馬蹄……,都是那麼親切,那麼美。

         然而就在那悠閒平靜的窗扉後面,隱藏著一個寂寞、哀怨的年輕女子。

         朗誦得越優美,效果會越凄涼。

         值得一記的還是巧妙的配樂,增添了不少纏綿哀戚之感。

         值得慶幸的是,後在台港兩地分別與他相遇,親身領略詩人的丰采。

© 2024 香港大專普通話朗誦社 版權所有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