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空中的詩 三 (2006)

編輯及朗誦者: 蔣治中

女孩男孩      譚衛娜

我說:山有男孩、女孩。

媽媽不相信:

山就昰山,

那有男女之分!

 

我說:您聽……

這山泉淅瀝淅瀝的躲在陰處往下流,

這山就昰女孩山。

您瞧……

那山泉嘩啦嘩啦的從山頂直衝下來,

那山就昰男孩山。

 

我說:山有媽媽和爸爸。

爸爸瞪著眼:山就昰山,

那來爸爸媽媽!

我說:您瞧……

有白雲環繞的山,

有小山依偎的山,

有溪水盤桓的山,

有野花盛開的山,

有炊煙裊裊的山,

就昰媽媽山;

媽媽山,漂亮、溫柔又好客。

 

您看……

爸爸山往往是閉著眼睛在沉思,

爸爸山的頭頂總是光禿禿的,

爸爸山要人爬到他肩上玩耍,

爸爸山在冬天喜歡戴白絨帽,

爸爸山總是這樣:

健壯、沉默又孤獨。

女孩男孩 - 譚衛娜蔣治中老師
00:00 / 02:33

後記

         我在節目中除了兒歌童謠外,還選取了一些兒童詩和寓言童話之類。讓我們熙攘的生活多一些童真。

         這是我喜歡的童詩之一。那麼生動、那麼詼諧、那麼富人情味。

         兒童是最富有想像力的,這首詩就是孩子對我們熟視無睹的山作出的最形象的比喻。

         她觀察得仔細,形容得生動,令人莞爾。

         其實任何工作都離不開想像力。至於想像力的培養並不困難,只要善於觀察生活,願意開動腦筋,做一個有心人就能達到的。

         有一個有趣的軼事,說一個年輕人想當作家,於是他前去求教大文豪托爾斯泰,想探求成功的祕訣。托翁只是要他描述一下在大門口擺攤的那位鞋匠。他張口結舌,但終於明白了祕訣的所在。

差別是年齡嗎           嚴力

我穿在一大堆衣服裏,

穿掉了形體,

但是,我要脫!

脫累了整個中年。

衣服堆成了山,

山上沒有花,

路過的蜜蜂不停。

 

今年的生日,

又在假山旁,

走進留影的照片。

我不得不走進

太極拳的行列。

但那把

沒經歷過風暴的鬍子

在證明:

假的爺爺!

 

所以我仍要脫:

棉襖,再見!

毛褲,再見!

大衣,再見!

襯衫,再見!

 

可是街對面孫子

挺胸拔肚的叫:

開襠褲,再見!

你好,襯衫!

你好,大衣!

你好,登山服!

你好,牛仔褲!

 

這世界真怪……

差別是年齡嗎 - 嚴力蔣治中老師
00:00 / 01:48

後記

         我有意挑選這首詩,是想讓我的詩歌行列活潑一些。 

         這首詩輕鬆幽默,然而仍然催人思考。

         回顧我的節目中選的詩作大部份都很沉重、很嚴肅,也許與自己的生活經歷有關。

         雖然我沒有那麼多苦難的過去,但我也是在大風大浪中走過来的。

唸一些或聽一些活潑的詩,幽默的作品,好比大餐中的甜點,讓人輕鬆愉快。

一片槐樹葉       紀弦

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,

最珍奇,最可寶貴的一片,

而又是最使人傷心,最使人流淚的一片;

薄薄的,乾的,淺灰黃色的槐樹葉。

 

忘了是在江南,江北,

是在哪一個城市,哪一個園子裏撿來的了。

被夾在一冊古老的詩集裏,

多年來,竟沒有些微的損壞。

 

蝉翼般輕輕滑落的槐樹葉,

細看時,還沾著些故國的泥土哪。

故國喲,啊,要到何年何月何日

才能讓我再回到你的懷抱裏

去享受一個世界上最愉快的

飄著淡淡的槐花香的季節?……

一片槐樹葉 - 紀弦蔣治中老師
00:00 / 02:15

後記

         在內地時很少看到台灣詩人的詩作。

         來港後一大批優秀的台灣詩人及詩歌湧現眼前。鄭愁予、余光中、紀弦、席慕容……。

         他們的詩作感情真摯,形象鮮明,特別富於詩意。

         紀弦是與戴望舒同時代的詩人,他也是在台灣第一個倡導現代詩的人。

         他的詩以個人的內心追求為宗旨。他懷念祖國,思念故鄉的情緒不時奔瀉於詩人的筆端。

         這首作品是他生活片斷的紀錄,也是詩人鄉愁的真實傾訴。

許願           余光中

讓所有的鳥都恢復自由
回到透明的天空
不再怕有毒的雲霧
和野蠻的煙囪

讓所有的魚都恢復自由
回到純淨的河川
不再怕骯髒的下游
和發酵的海岸

讓所有的光都恢復自由
回到熱烈的眼睛
不再怕僵硬的面孔
和冷漠的表情

讓所有的愛都恢復自由
回到充滿的心胸
不再怕白晝的孤獨
和夜晚的惡夢

讓所有的手都恢復自由
回到歡迎的形狀
不再握仇恨的拳頭
握親切的手掌

讓所有的手都恢復自由
回到友誼的典禮
不再做打擊的拳頭
做擁抱的手臂

許願 - 余光中蔣治中老師
00:00 / 02:25

後記

         詩壇大師余光中先生以一首「鄉愁」享譽兩岸。

         這首「許願」則道出了兩岸百姓共同的願望。

         這是詩人結束香港的教學生涯回到故土高雄時寫下的。

         前面的詩作曾經描述人們期待的極其平凡的願望,那就是山清水秀、魚躍鳥飛。

         如今連呼吸清新的空氣都成了奢望,怎不令人感嘆憤慨!

         讓大自然恢復自由吧!而關鍵的所在是讓所有的人都恢復自由吧!

         曾赴台南拜訪大師,他的睿智、寬厚、平易近人令人印象深刻,更添對大師的崇敬。

南方的夜             馮至

我們靜靜地坐在湖濱,

聽燕子給我們講南方的靜夜。

南方的靜夜已經被它們帶來,

夜的蘆葦蒸發著濃鬱的情熱。────

我已經感到了南方的夜間的陶醉,

請你也嗅一嗅吧這蘆葦中的濃味。

 

你説大熊星總像是寒帶的白熊,

望去使你的全身都感到凄冷。

這時的燕子輕輕的掠過水面,

零亂了滿湖的星影。────

請你看一看吧這湖中的星象,

南方的星象便是這樣的景象。

 

你説,你疑心那邊的白果松

總彷佛樹上的積雪還沒有消融。

這時燕子飛上了一棵棕櫚,

唱出來一種熱烈的歌聲。────

請你聽一聽吧燕子的歌唱,

南方的 林中便是這樣的景象。

 

總覺得我們不像是熱帶的人,

我們的胸中總是秋冬般的平寂,

燕子説,南方有一種珍奇的花朵,

經過二十年的寂寞才開放一次,────

這時我胸中覺得有一朵花兒隱藏,

它要在這靜夜裏火一樣地開放!

南方的夜 - 馮至蔣治中老師
00:00 / 02:54

後記

         記得與麥勁生先生(如今是大學教授,當時他正準備赴德留學)同做節目的時候,曾報道過一則新聞:

         馮至先生獲得德國的一個文學獎,說明詩人在詩壇上的成就。

當我看到這首以“南方的夏夜”為嚮往的對象時,不由記起在學生時代喜愛的一部電影:『以革命的名義』。

         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嚮往“到熱帶的地方!”去的,帶著浪漫主義情調的青年革命者,但他至死也未能實現這一嚮往。

 

        然而“熱帶的地方”作為美好理想的象徵,卻從此銘記在我的心上。

        詩人同樣以“南方──熱帶的地方”來傾吐自己濃烈、美好、滾燙的愛情。

© 2024 香港大專普通話朗誦社 版權所有

bottom of page